发布日期:2023-05-29
浏览次数: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好“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以主题教育的浓厚氛围和积极成果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研高地建设。5月18日,以“智汇祁连山 共建新高地”为主题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研高地”建设研讨会在西宁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肖红,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局长李晓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柏为民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省林草局一级巡视员王恩光、中科院西高所副所长杨其恩主持;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潘自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福田,省科协二级巡视员王武安参加。
肖红在致辞中指出,科学研究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和关键环节。希望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部门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模式。
李晓南指出,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国家公园生态科研高地建设,取得一批高质量的成果。当前,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处于设园关键阶段,希望广大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充分参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发展,加强合作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增强发展动能,为国家公园管理提供更多科技支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柏为民表示,祁连山国家公园是青海省委省政府推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的又一重大战略布局,召开本次专家研讨会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省科技厅将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深化合作,共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科研能力迈上新台阶。
会议全面总结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2017年以来在生态科研高地建设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加强了与广大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了国家公园生态科研高地建设的前沿问题,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系统介绍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科研高地建设情况,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与省气象局联合发布《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公报(2022年度)》;与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西北院黑河站、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就祁连山国家公园水生态监测、冰冻圈研究、大数据建设达成合作共识。下一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将持续与国内有关科研单位深化合作交流,谋划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生态科研体系建设,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征程中贡献祁连山智慧。
会议特别邀请清华大学杨锐教授、青海大学赵新全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时坤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齐兵研究员分别围绕荒野保护、青藏高原草地原真性保护、雪豹监测与研究、森林生态韧性等内容作主旨报告。
为深入打造生态科研体系,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与省科协积极合作,申报并获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并在会上正式授牌,提升了科普平台建设标准;率先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批专家工作室,向社会公开征集并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专家库,充分汇集智慧力量,提升科研水平。会上,为13名国内知名专家、6名专家库专家代表授牌,并颁发聘书。
北京大学、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青藏所、中科院西高所、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动物所、中国林科院、兰州大学、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24家科研单位,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省教育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省林草局相关处室,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各级管理部门负责同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陆桥生态保护中心等有关社会组织单位及各级媒体单位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得到了天立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益瑞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由中国新闻网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截至会议结束,观看人次达26.3万。
转载自 青海省林业和草业局